地域风俗的史诗化诠释

作者:王安潮发布时间:2016-05-20浏览:1084 分享到

歌剧《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在西安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由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和音乐教育学院排演的音乐会版歌剧《白鹿原》,近期在西安高校的成功巡演,更是获得了广大师生及社会人士的普遍赞誉。   

前日,歌剧《白鹿原》作者,著名作曲家、我院校友程大兆回母校举办讲座,对其去年岁末的新作歌剧《白鹿原》进行了精彩阐释。副院长韩兰魁、作曲系主任刘铮与三百余名师生分享了程大兆的这一最新创演成果。   

讲座中,程大兆以其平实的语言、明晰的阐释,对大家更深入地认识该剧提供了第一手学术信息,并讲述了此剧创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波折与困扰,让大家认识到一部歌剧创演筹备之不易。程大兆认为,歌剧既然是西方音乐体裁,就要正视其西方的传统,也就是歌唱的旋律线条构建,追求咏叹调、宣叙调、合唱及其连接其间的器乐等形式的美感,他特别注重其中的十三个唱段的旋律谱写,采用了多调性,引用了之前其影视剧中的哀婉忧伤《天上的星星亮晶晶》作为剧中的主题歌。其音乐非常注重秦腔等关中地方音乐素材的选用,这是基于《白鹿原》是强烈地域性特点之选。如剧中融入的极富地方色彩的哭音音阶等要素。在旋律设计中非常注意音乐走向地方与语调的结合,程大兆还特地例举解释了局部“倒字”的创作特色,这也是其旋律与语言充分配合的表现所在。为了让音乐保持旺盛的现代音乐审美及其相应的艺术生命力,戏剧音乐创作中运用了多调性、音集及其相应的现代和声、配器手法,增加了音乐戏剧性的张力。但作曲家非常注意音乐发展的张弛、对称、呼应等各种关系的平衡,可以看出作曲家深重的西北音乐情怀及其成熟的创作技法和创作经验。   

程大兆在小说《白鹿原》的复杂线索中,遴选了黑娃和田小娥的爱情作为歌剧为主线,突出了“崇尚的人性自由”的剧情核心,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价值观。   

讲座中实例的大量例举,诠释的直观畅达,使大家身临其境,更让大家由衷地期待2016年21日至23日在西安人民剧场和金秋在国家艺术节上的精彩呈现。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