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十周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际,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积极响应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号召,于12月6日组织教师代表及非遗保护专业本科生共计40人,赴西安市鄠邑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美育与非遗保护学习交流活动。
活动的首站选在了牛东眉户曲子社。“眉户曲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传统曲目,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老艺人们的精湛演绎不仅令师生近距离感受了眉户曲子的音乐风格,还深刻体会了其民俗风情与人文魅力。对以眉户曲子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乡村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新时代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载体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观演交流结束后,人文学院与牛东眉户曲子社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实训基地”和“乡村美育研究协同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双方在美育研究、非遗保护、文化宣传、乡村振兴、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达成一致,将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协同培养具有本土情怀、服务区域建设的专业人才。
此次活动,不仅令师生加深了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非遗保护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地经验。活动的成果将为非遗美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同时也将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开辟新的路径。
(撰文:周奕洋,摄影:肖云森、赵悦淇,审核:张雅萍)
责任编辑:牛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