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旬邑酷暑难耐,但阻挡不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新农村文化教育建设的满腔热情。由15名师生组成的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通过为期近2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旬邑近280余名中小学生开启了音乐殿堂之门,也为在校大学生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志愿者服务队在团总支书记唐磊的带领下,在刚刚放假之后就马不停蹄直接来到培训点旬邑县逸夫小学,开始了紧张的集中培训。培训场地虽然简陋,可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和一颗颗向往艺术的童心,让志愿者们乐此不疲。
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秉承“明德教化,乐音至善”的校训精神,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细心耐心地传授给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们。近20天的针对性训练和指导,孩子们由刚开始的不会识谱、音准节奏不好、不懂乐器,到较为熟练地演奏,已经得到了很大改观。尤其是在乐器训练中,大家有意加入乐理和视唱练耳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孩子们多声部协作意识,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志愿者们还针对性的讲述了有关专业练习方面的趣事,来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深入了解和浓厚兴趣,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为检验教学成果,在培训结束后,由西安音乐学院、中共旬邑县委统战部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一场题为“落实精准扶贫,助力绿色旬邑”——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2017年“三下乡”服务队义务支教成果的汇报演出音乐会。
音乐会先后由校地师生共同演出了唢呐齐奏《好汉歌》、童声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古筝独奏《荷塘月色》、葫芦丝合奏《美丽的神话》、管乐串烧、唢呐独奏《打枣》,以及由逸夫小学孩子们演奏的管乐合奏《威廉退尔序曲》等10多个节目。上千名当地民众在雅俗共赏的节目中获得了快乐,孩子们从白丁到登台表演,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当地民众特别是受训孩子家长尤为欣喜。音乐会结束后,旬邑县副县长徐进等领导同演职人员一一握手致意,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我校师生为旬邑文化教育做出的成绩表示感谢。
返校前,管弦系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马栏革命旧址”,重温了入党誓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离开马栏红色革命旧址的回程中,大家在马栏乡地家坪村路遇了步履蹒跚的姚忠发老人。经了解,由于儿子外出打工,年近八十的老人与一个十岁左右的孙子和不满四岁的孙女留守家中。在看到老人一家的现状,服务队一致决定为老人伸出援助之手。第二天一大早,服务队全体成员在唐磊的带领下,冒着倾盆大雨,跑了50多公里的山路又一次来到老人家里,给老人送去了米、面、油、乐器、书籍。师生们帮老人劈柴、烧火、除杂草,感受了从来没有过的劳动体验。师生们还将提前准备好的葫芦丝送给了孩子,并教孩子如何演奏,让山里的孩子在家里感受美妙的音乐。
短暂的暑期“三下乡”虽然告一段落,但回忆起刚来旬邑大家对生活环境的不适,面对程度参差不齐的孩子们时的不知所措,认为自己只是个难以融入农村的城里人。可是,当我们渐渐喜欢上了旬邑老百姓的淳朴,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热爱,感动于那一户户敦厚的村民,我们都惭愧于以前的种种浪费行为,惭愧于对幸福生活的不珍惜,也才切身体会和深刻理解了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的阐释和要求。
大家认为,这次的“三下乡”对于我们服务队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一次专业学习的提高,思想教育的升华,更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重要的启迪和洗礼。
培训现场 |
受训学生和家长 |
逸夫小学可爱的孩子们 |
穆张晨光的快乐汗水 |
吕海东唢呐独奏 |
刘明磊指挥支教汇报演出 |
看望走访贫困户姚忠发老人家 |
刘明磊教授留守儿童学习葫芦丝 |
马栏革命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