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11月17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孙伊君与作曲家陈辉东应人文学院邀请,举办了题为《聆听昆曲音乐的塑雅之声》的专题讲座与昆曲表演大师课。

上午,陈辉东老师以《聆听昆曲音乐的塑雅之声》为题,将昆曲音乐的两大板块——唱腔与配乐为切入点,结合《牡丹亭》等经典剧目的谱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昆曲作为“曲牌体”音乐的结构特征。他从曲牌、板眼、长短句唱词等多个维度,系统讲解了昆曲音乐的构成要素,并结合现场笛子演奏,生动展示了昆曲主奏乐器——曲笛在伴奏中如何通过气息、润腔与演员的声腔丝丝入扣,共同塑造出“水磨腔”细腻婉转、缠绵典雅的独特韵味。此外,他还分享了当代昆曲新编戏在音乐创作上的探索,探讨了传统音乐语言在时代语境下的多元化发展。

下午,孙伊君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而细致的昆曲表演指导。她尤其针对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皂罗袍】【好姐姐】、《浣纱记·打围》中的【醉太平】以及《玉簪记·琴挑》中的【懒画眉】等经典唱段,对学生进行了“唱、念、做、打”的综合性指导。孙老师从唱腔的气息运用、咬字归韵、润腔技巧,到身段的台步、水袖、眼神、手势,对学生进行了逐一示范与耐心纠正。她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并以其精湛的表演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生动讲解了闺门旦等行当的表演精髓与人物心境的塑造方式。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关于昆曲音乐与表演的专业知识传授,更是一次沉浸式的中华美学精神体验。两位老师将深厚的理论学养与丰富的舞台实践相结合,既阐明了昆曲艺术的典雅韵味,又展示了其在当代的守正创新,拓宽了师生们的艺术视野,大大增强了大家的文化自信。
(撰文:申小龙,摄影:程坤、王齐丹、申小龙,审核:张雅萍、宁颖)
责任编辑:方馨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