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发展路径,11月20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老师应邀在人文学院作题为《秦腔的唱腔韵味与陕北民歌的发声技巧》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李小锋老师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性,并以自己从艺50年的经历为例,勉励在座学子要终身学习,通过读书“养才气、养运气”,在当下“内卷”的社会环境中,通过阅读与艺术修养的积累来实现自我突破与精神升华。
在学术分享环节,李小锋老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他提出了“艺术贵在个性,戏曲讲究韵味”的核心观点。通过亲身示范与理论剖析,他详细讲解了戏曲演唱中“虚阻音”“实阻音”“滑音”等特殊润腔技巧的运用,还通过分析李双江、郭兰英、李谷一等著名歌唱家的经典作品,揭示了这些艺术家是如何成功地将戏曲传统的润腔技巧、身段表演与现代歌唱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

随后,李老师还分享了他近年来在“戏歌”创作上的探索与实践。他现场展示了将唐诗与秦腔韵律结合的《人面桃花》,以及与龚琳娜老师合作的古老元曲与秦腔艺术的融合之作《问西湖》,并以王力宏、周杰伦等流行歌手为例,鼓励同学们打破传统界限,尝试跨界融合。他指出,艺术没有边界,要善于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座最后,李老师以一曲充满力量的摇滚戏歌《折腾》,勉励同学们要在艺术道路上勇于奋斗,敢于担当。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声乐技巧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艺术人生与美学精神的洗礼;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拓宽了同学们的艺术视野,增强了大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与传承意识,大家纷纷表示感受颇深。
(撰文:申小龙,摄影:牛玉冰、王齐丹、孟子育,审核:张雅萍、宁颖)
责任编辑:方馨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