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院长丁三青、副院长辛勤以及办公室主任徐俊一行到访我校,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及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开展交流研讨,并联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集体备课活动。校党委书记张立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徐州工程学院一行参观了我校“艺术思政”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详细了解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艺术思政”项目的建设情况,对我校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宝利从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特色育人模式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情况,重点分享了“四个一”教学改革和“理论+实践”“讲台+舞台”的“艺术思政”融合式教学经验。丁三青介绍了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探索,强调要立足地方发展需求,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增强思政课的引领力。双方围绕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集体备课会,就“如何讲好新时代伟大变革”“如何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等专题展开深度研讨,并针对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校党委书记张立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个道理既要顶天立地,也要春风化雨。”既要用扎实的理论素养、严谨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思想困惑,同时又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立足思政课教学改革难点痛点,注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学情相结合,创新思政课说理方式,让思想和道理真正抵达学生内心。他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理论自律、教育自律、行为自律,自觉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两院已达成常态化合作意向,未来将在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跨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联合体。此次交流活动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撰文:田廷广,审核:王霞)
责任编辑:牛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