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院长应邀参加第二届“良渚论坛”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4-11-27浏览:198 分享到

1125-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良渚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在杭州举行。我校院长王刚教授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做分组主持和学术发言。人文学院院长高贺杰教授一同参加论坛活动。

“良渚论坛”是中国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而打造的重要合作平台,致力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本届“良渚论坛”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邀请了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共30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其中,“中外音乐家对话——音乐精神的递进:中外音乐传统的现代回响”平行论坛由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旅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及浙江音乐学院承办。

音乐平行论坛期间,来自美国、瑞士、西班牙、巴西等30余个国家音乐学院、音乐文化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及资深专家学者,以及我国各大音乐院校校长、学者等参与。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良渚文明遗址、听赏了《良渚回响》主题音乐创作,围绕设定主题展开对话、充分沟通,共同探讨中外音乐传统与现代融合互鉴的美好未来。论坛就音乐文化发展和文明共鉴发表了中外音乐家共识宣言。

我校王刚院长作为论坛主题对话的召集人之一,主持“古代音乐艺术与人类文明发展”环节的专题讨论,并提交了《“气韵生动”: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精神的现代文明呈现》的学术发言。在对话中,王刚指出,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尊崇“大音希声、礼乐和同、韵外之韵、以道制欲、畅神知音”等美感经验,重视直觉体验和意象创造,强调礼乐中和、成人之学、君子之教和日用趣味,积淀、集聚、生成了作为中国古代文明重要成果的音乐美学理念,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华美育精神的价值体系、话语体系和艺术、生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文明的时代回响给了我们共同的启示,要将古典音乐美学精神和乐教文明成果更多地转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形态的演生过程,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才能不失其文化根脉和意趣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也才能得到更多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滋养,从而“文明以止、人文化成、气韵生动”。

他强调,艺术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标准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知识的不确定性”应该成为多元艺术观念确立的语境前提。拥有民族特性和悠久历史的中外音乐传统在当前面对以AI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迅猛发展时,艺术形式创新、艺术形态重构和艺术教育应变,也将迎来新的阐释视域与生产契机。当代音乐及艺术创造、音乐艺术教育等领域在重视音乐技术更新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对于本民族音乐精神的内在传承与时代化用,从而不断创生出契合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现代审美意识的音乐艺术形式,传承、创新具有时代性的音乐文明形态,辐射出音乐人文教化的生动“气韵”。

“五千年文明看良渚”,此次论坛立足中华悠久的文明史及全球视野,聚焦音乐等领域,凝聚各国文化界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识。在论坛举办期间,王刚院长还接受了地方媒体采访,就音乐传统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音乐人文教育等话题阐发观点。围绕国际合作、非遗保护、艺术实践基地等工作,王刚、高贺杰与中外嘉宾、良渚遗址管委会负责人做了广泛交流。

(撰文:高贺杰)


责任编辑:牛榕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