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熔铸品格,历史绽放荣光。从红色沃土走来、跨过岁月长河的西安音乐学院,镌刻了无数饱含家国情怀、坚守艺术理想、辛勤耕耘教坛的佳话,这些人和事熔铸成大学的精神底色,值得倍加珍惜、努力传承。为了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内涵,党委宣传部会同科研处设立“西音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培育与大学文化研究”课题,校内各单位积极参与,通过校史人物专访,引领广大师生品味崇德尚艺的为人、为师、为学风范,感悟西音人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精神坐标和赤子情怀,凝聚起立德树人、逐梦远航的磅礴力量。
民乐系是西安音乐学院一个具有优秀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专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院系。从最初师资匮乏的艰苦创业,到如今的特色发展、百花齐放,特别是形成以秦派二胡、秦派古筝、西安鼓乐、长安笛韵、秦派阮韵、关中和陕北唢呐、平湖派琵琶等民族器乐为特色的教学体系,是一代又一代民乐师生共同奋斗与努力的成果,更是新时代民乐人坚守艺术传承,展示华夏神韵的使命与担当。
鲁日融教授是“秦派二胡”创始人和“秦派民乐”“长安乐派”的领军人物,历任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教研室主任、民乐系主任、民族乐团指挥和副院长,为民乐系和学校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西音建校50周年之际接受采访时,鲁日融先生讲道:“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在自己从事的艺术教育和音乐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都与当时的艰苦磨炼、刻苦学习和勤于实践是分不开的。那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精神十分充实,大家都在为新中国的艺术事业发展繁荣而奋发努力,这种精神一直是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动力。”回顾历史,正是这代代传承的根植于本土音乐文化而守正创新、执着追求的精神,贯穿了民乐系发展的历程。
以史为鉴,开拓创新。让我们一起走近鲁日融老师,聆听他讲述西音民乐系从建校初的蓄势厚积,到上世纪80年代声誉远播海内外,再到今天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不断谱写立德树人、勇攀高峰的西音民乐故事。
建校初期 艰苦创业
1949年夏,刚成立半年的西北军政大学音乐部随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成立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校址设在西安南郊兴国寺。之后学校历经了西北人民艺术学院(1950-1953)、西北艺术专科学校(1953-1956)两次更名,期间学校设文学系、戏剧系、美术系、音乐系,其中音乐系设有作曲、器乐、声乐三个专业,后调整为各教研室。民乐系的前身就包含于器乐专业内。
1958年,民乐系八位“元老”开会时留影
拍摄:张富山(管弦系双簧管教师)
右起:张宝义(三弦)、刘长生(唢呐)、王沂甫(扬琴)、邸仲春(打击乐)、高自成(古筝)、杨少彝(琵琶)、曹正(古筝)、鲁日融(二胡)
民乐系初期师资匮乏,教学条件也十分艰苦。教师仅有张宝义(三弦)、司敬修(京剧琴师司鼓)、邸仲春(秦腔打击乐)3人。1952年,油达民(二胡、指挥、作曲)由共青团西北文工团调入学校任教。1953年,首届毕业生扬琴专业的任英留校,1954年二胡专业鲁日融留校,民乐教学小组初具规模。学校自1951年开始面向西北五省招收学生。当时学生除了专业授课外,寒暑假期间赴基层走向民间,学习戏曲、民歌和曲艺。为了更好地发展民乐学科的教学和师资建设,学校向全国求贤,陆续聘调了河北唢呐演奏家刘长生、平湖派琵琶传人杨少彝、东北扬琴演奏家王沂甫、齐鲁筝派代表高自成等来学校任教。这些老艺术家们为民乐系的教学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民乐系全体教师合影
前排右起:张宝义、刘长生、喻绍泽、邸仲春、王沂甫、杨少彝、高自成
后排右起:丰淑芳、元修和、薄占武、任英、鲁日融、薛海泉、王琪书、王佐世、冯育武、周延甲、张棣华、史振邦
学校自1953年始,创办了西北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附高)。招收的首批学生中,古筝专业的周延甲、二胡专业的丰淑芳、三弦及琵琶专业的张棣华、竹笛专业的元修和,他们后来直升入1955级专科,毕业后均留校任教。还有一批优秀的民乐学子,如琵琶专业的任鸿翔,二胡专业的王佐世、张玉钦、张怀德,扬琴专业的刘达章等,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他们的加入补充了民乐系的教学力量,成为民乐系创业时期的基本教师队伍和中流砥柱。
1953年,赴陕南安康地区紫阳采风
左二鲁日融,左三冯亚兰
1958年,时任校长刘恒之提出“教育改革35条”,将各个教研室升格建系,建立起钢管系(钢琴与管弦乐),首任系主任刘大冬;作曲系首任系主任江静,声乐系首任系主任周本庆,民乐系首任系主任鲁日融,附中首任校长梁光。自此民乐系正式成立。
在学科建设方面,鲁日融先生特别强调要用好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作用。1961年,文化部组织召开全国古筝、二胡、琵琶、竹笛四个专业的教材会议,有力推动了国内民乐各个学科的交流发展。鲁日融先生编写的上、中、下三册《二胡教程》《新编迷胡小曲20首》以及《迷胡调》等6首独奏曲被列入全国通用二胡教材。周延甲先生在古筝教材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秦筝归秦”的振兴理念。此后,民乐系古筝专业开始以“真秦之声”为创作和发展理念,涌现出如《秦桑曲》《香山射鼓》《三秦欢歌》等优秀的陕西风格筝曲。琵琶教师杨少彝编写的《平湖派琵琶曲谱》(简谱和五线谱两种版本),被列入全国通用琵琶教材。
躬耕教坛 不懈追求
1977年恢复高考后,时任民乐系主任的鲁日融对学生毕业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即一场音乐会,一首原创毕业作品,一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理念打破了过去工农兵学员毕业时,三四个人联合一场音乐会、一人两首曲子的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系里要求学生的独奏音乐会时长不能低于1小时,且曲目要包含民间传统、陕西本土、当代新作、外国移植四大类不同风格作品。另一个是要有一篇论文,搞器乐的不能只善技而不求道,要写文章就得逼着读书,毕业之前还要有一首自己创作的民乐作品。
1989年,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在北京音乐厅演奏《骊山吟》《长安社火》
在“三个一”的要求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魏军的《三秦欢歌》,马迪的《秦川抒怀》,金伟的《丰收歌》《秦风》及其和张新怀一起完成的《黄土情》,刘惠荣、周煜国的《忆事曲》,曲文军的《思绪》等。讲到创作,鲁日融满怀深情,殷切期望民乐系师生们坚持把民乐编创这个好传统继续发扬下去。之后,鲁日融任学校副院长期间,又提出了“两个传统”的办学理念——继承周秦汉唐以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延安鲁艺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传统。再后面又提出“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走自己的路,把学校办出有特色有水平”的办学理念。
民乐队的设立是西音民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个年代,虽然条件简陋,但凭借着对民族音乐事业的追求与热爱,鲁日融与油达民在1955年发起组建了西北艺术专科学校民族管弦乐队,油达民任指挥,鲁日融任乐队队长兼首席。这支由师生们共同组建的乐队成为西北地区第一支专业的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第一首原创作品是油达民的陕西风格民族管弦乐《欢度新春》。后来油达民工作调动,鲁日融接替指挥一职,一直坚持到1996年离休,这一指挥就是38年!从那时开始,乐队排练被确定为合奏必修课正式列为教学计划放在课表上,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的排练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合奏课教学曾排练演奏《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瑶族舞曲》《春节序曲》《骊山吟》《长安社火》等百余首古典、现代名曲,录制CD专辑20余张。该课程于1991年荣获陕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鲁日融教授执教60周年作品音乐会
这支乐队在鲁日融老师的率领下,自1983年到1997年间,以不同的规模形式先后应邀出访阿曼、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同时赴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参加“丝绸之路艺术节”,在巴黎艺术中心录制的《长安古乐》CD专辑荣获“1991年巴黎查理·考斯学术金奖”,为传播中国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
1991年,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团在德国波恩广场演出
守正创新 彰显秦音
1951年,鲁日融进校时最初报考的是小提琴专业,但为了学校的教学团队发展,在时任音乐系主任陶剑心的建议下改学二胡,在暂无老师的情况下自学刘天华二胡作品。1952年师从油达民先生学习,并于1954年留校执教。
1961年8月,文化部在上海召开了二胡、琵琶教材会议,“秦派二胡”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春天。那年会议上,鲁日融携自己编撰的150首练习曲、新编迷胡20首及《迷胡调》《秦腔主题随想曲》《丰收道情》《信天游》《摇篮曲》《欢乐的秦川》6首独奏曲参加会议,获得了陈振铎、蒋风之、刘北茂、陆修堂和张季让等二胡界元老的一致认可。会议期间在由上海文化局、上海音协主办的民族音乐会上,鲁日融亲自演奏了《迷胡调》和《丰收道情》,《文汇报》评论他是“陕西风格二胡演奏家”。回校后他就将自己的教学、创作定位为陕西风格,并明确了“立足陕西、突出地域特色、走自己的路”的教学方向。之后不断挖掘陕西的秦腔、迷胡、碗碗腔、信天游等地方民间音乐元素运用于教学和创作,成为秦派民乐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
1963年,在第四届“上海之春”首届全国二胡演奏比赛中,鲁日融演奏的《迷胡调》《秦腔主题随想曲》产生巨大轰动,其中《秦腔主题随想曲》获得了新作品演奏优秀奖。此后陕西风格二胡作品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为世人熟知,并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称“秦派二胡”这一称谓。
“秦派二胡”发展除了有原创作品,同时还有理论支撑。第一篇文章是1986年鲁日融写的《陕西二胡及其风格技法》,在《音乐天地》上发表,此文上世纪90年代修改后在《中国音乐》发表,题为《秦派二胡及其风格技法》。2009年学校60周年校庆,组织了“秦派二胡”学术研讨会及“国际秦派二胡”高端论坛,并先后出版了《秦派二胡曲论》《秦派二胡艺术研究文论》,前者收录了33首作品及20多篇论文,都是陕西演奏家写的秦派作品;后者收录海内外专家的评论文章,赵季平题词——“发展地域文化精粹,繁荣秦派二胡创作”。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秦派二胡”的发展与推广,“秦派二胡”在全国音乐版图中成为一支富有鲜明地域风格特色的民族器乐流派。
“能演、能教、能创、能写”,这不仅是鲁日融先生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时至今日,“秦派二胡”已经形成了五代传承,成果斐然,发展前景欣欣向荣。
2018年,85岁高龄的鲁日融教授在香港大会堂指挥香港中乐团、香港国乐学会、香港演出学院联合中乐团
演出《长安社火》《秦腔主题随想曲》《战马奔腾》
“学艺先立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成就。”这是鲁日融先生对西音师生的寄语。“学生不能光埋头练琴,更要埋头读书,拓宽视野,才能成为真正的演奏家。”
回首过去,岁月流金。漫漫长路上的一片辛勤付出,转瞬化作世间美好的风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鲁日融先生以言传身教立行立德,成为学生们信赖的导师,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照亮了民乐师生前行的道路。他的人生之旅,犹如一本涓涓细流悄然写就的教育篇章,里面有教书育人的责任,也有文艺为民的坚守,成为激励后人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牛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