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下午,舞蹈学院特邀国家一级演员王亚彬老师开展讲座《王亚彬创作漫谈——舞剧创作》,探讨在舞剧创作中戏剧文学与舞蹈语言如何融会贯通,并通过舞剧作品阐述创作理念,传递思想表述与国际表达。
舞蹈是什么?最高级、最纯粹、最丰富,这是亚彬老师对舞蹈的评价。为什么要跳舞?“我跳舞,是为了抵达舞蹈的自由国度!” 这是亚彬老师内心的呐喊。
亚彬老师通过个人的学习、表演以及编创经历,告诫同学们要广泛涉猎、多方面地学习,同时应静下心来,慢慢打磨自己。
她说“能看懂总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再多学一些,并且告诉同学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多学习一些音乐相关的知识。
另外,亚彬老师也介绍了她此番带来的舞剧作品《青衣》,并浅析了原著与改编剧的异同。
文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编导如何在创作过程中找到舞剧与原著关系的平衡,都值得我们深思。
“舞者,以其艺术生命的燃结,赋予了‘世界’永恒的存在。”这是亚彬老师对生命寄托问题的看法。
“不在剧场,就在去剧场的路上!” 这是亚彬老师和她的朋友们的日常状态。
“心无旁骛、舞以赤诚!” 亚彬老师对舞蹈的真诚与热情无时无刻不通过她的分享传达出来,让在场的每一位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并受之感化!
最后李颖院长对整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代表舞院全体师生对亚彬老师的到来和精彩分享表达感谢。王亚彬老师以温柔有力的话语、用其丰富的表演和编创经验,为同学们传授了学习方法、指引了提升方向。希望我们都能像亚彬老师所希望的那样,平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广泛涉猎、多方面综合的学习,在不断自我雕琢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成长。
讲座感想
多变的舞蹈人,不变的赤诚心。从古典舞者到现代舞者再到编导的身份转变,一步一步都是亚彬老师对舞蹈的追求与热爱。对身体开发的极致要求,对舞蹈创作的不断突破,以及她作为女舞者,在编创上大多侧重于女性题材,这些无不体现着她作为舞蹈艺术从业者的责任心,使命感。在她身上,我学到的是突破自我,敢于挑战:学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尝试新事物,并提升自己的认知,构建更为宏观的认知体系,将舞蹈艺术学精,做精。
——21级舞蹈学杨任晓荷
“生命该如何寄托?”,聆听完今日王亚彬老师的分享会,对于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选择了舞蹈,舞蹈也同样选择了我。”王亚彬老师的人生与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开头对“舞蹈是什么”的思考到结尾多种不同类型的精彩舞剧成功问世,亚彬老师身体力行的演绎了表达美、解释美、传递美的真实经历过程,讲述一群有“温度”的舞者怎样创作出一部部有“温度”的舞剧。
在现如今的“快时代”,我们更应如亚彬老师一样,寻找自己内心的平静,多方面、多方位如“海绵”一般汲取知识养分,慢慢雕琢,细细打磨,透过“生命该如何寄托”去思考与表达。
——21级舞蹈学王紫伊
每一个人都有他所想要追求的梦想,都有自己所想要承载寄托的生命意义所在,而《青衣》这个故事就是通过这样一位女性艺术家来表达对于生命的叩问。王亚彬作为中国舞蹈界的一枚符号影响着当下的舞蹈生态环境,为中国舞蹈世界注入了全新的能量。
——22级舞蹈学车佳丽
王亚彬老师提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给自己设限,要多学习不同的舞种,无论是现代舞,还是芭蕾舞,又或是民间舞,学习每个舞种运用身体的不同方式,不断开发自己的身体,拓展肢体动作的丰富性,每一个舞种都有它的价值所在,也蕴含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习惯和运动法则。王亚彬老师还说到,身为一个好的舞蹈编导,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要有对音乐(乐理、乐谱)的认识和了解、对舞台审美的认知和把控、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传递,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等等。王亚彬老师在舞蹈这条路上,一直以不断探索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稳步前行,她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它将支撑我们在舞蹈世界里上下求索。
——22级舞蹈学闫惠敏
责任编辑:张思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