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点亮梦想——舞蹈学院学生赴陇南开展舞蹈美育支教活动

作者:舞蹈学院发布时间:2022-07-14浏览:475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国文联2022年定点帮扶工作总体部署,由中国舞协组织一批舞蹈志愿者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以文化帮扶的形式提升学生们的舞蹈专业基础技能,助力武都高中生美育教育工作。此次舞蹈支教团队老师共有7人我校舞蹈编导专业研究生董歆玥、王雨婷两名同学作为支教团队成员,前赴陇南开展舞蹈美育支教活动。

王雨婷支教日记——

202274日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为高中生进行辅导授课,本次支教活动是针对两水中学高一年级舞蹈艺考生开设的专课。以舞蹈基础训练、芭蕾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和舞蹈剧目赏析为主要授课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舞蹈基础能力,加强舞蹈表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舞蹈审美鉴赏力等。

在舞蹈基础训练中更加规范了学生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能更科学地提升软开度练习,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课程中讲授了中国古典舞外部动作的“拧、倾、圆、曲”和内在感觉的“形、神、意、韵”等特点,在舞蹈作品的赏析课中学生们聚精会神观摩了视频,包括芭蕾、民族、民间、古典、现代等各舞种,教师对每个舞种以及风格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同学们更近一步了解舞蹈艺术。

学生在此次学习过程中也充满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努力、认真、坚毅一遍遍的练习,在如此高温的天气下挥汗如雨。上课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也收获了不少新的知识,我自己也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收获了教学经验。

董歆玥支教日记——

初到陇南,一眼望去四周全是山峦,这是一座四周被连绵不绝的重山所包围的城市,据了解,有些偏远的学校要乘坐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经过崎岖的山路才能够到达,而一些偏远山里的学校也确实存在着许多的留守儿童,自己做饭洗衣还要完成学业,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热烈,求知欲较强,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这片大山便是永久的故乡。而后经过总体分派,我和谭晶老师先后前往实验中学和八一中学两所学校任教,谭老师更多面向没有基础但对舞蹈有兴趣的非专业学生进行普及型教育,我负责高中艺术特长生相对专业型的教育,二人分工进行教学。

在初步了解后,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结果而不够注重过程,更多训练肢体而审美感知力和创造力相对被忽视。因此首先对学生动作细节和基本功要领进行规范,其次进行古典舞身韵和汉族胶州秧歌元素教学,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更多的是通过动作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动作背后所蕴含的原理。舞蹈不应该只有外在的表现,更要探索内在的意义,心中有美的感受和文化支撑,才能够在心灵深处塑造人。通过讲述古典舞身韵提沉中蕴含的沉稳、大气、内敛的民族气节,反律中体现的迂回婉转之感,以及山东秧歌的拧、碾、抻、韧和三弯九动十八态。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和动作原理讲述后,发现有些学生能够迅速找到动作的感觉,领悟力较高,学生整体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相对不错。

虽然此次支教时间短暂,但经过几天的学习,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了变化与进步。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支教活动,能够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她们了解到舞蹈不止是在跳肢体,更多的是背后的文化,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思想层面开始得到改变,帮助她们完成“走出大山”的心愿。

责任编辑:宋雨薇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