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立德树人故事】王希平:《园丁颂》

作者:王希平发布时间:2022-07-05浏览:938 分享到

一个精神阳光的人,一个有师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可以把生活活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一个精神阳光的学校,可以把校园变成一个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

——王希平

朗读者:王希平 副教授


这些天,我总被一种精神感动着,思想的潮水,放纵着奔流着,我的歌、我的文字,我把这些花瓣和音符一一聚拢来跃然纸上……

想起韩愈《师说》的一句话,“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儿我要深深地鞠一躬,感谢我生命中的每一位老师!

小时候,我在西安音乐学院少年班上学,五线谱上的Do.Re.Mi.像一个个小蝌蚪——专业老师手把手,把我们引入了音乐殿堂,教我们学琴、教我们做人。是童声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给我们带来了金色的童年,是红领巾弦乐队和红领巾民乐队把我们从涓涓小溪引入了音乐的海洋;是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闪烛之光。”我们从语文课的潺潺清流之中,知晓了鲁迅的《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晓了一首首暖人的唐诗宋词。记得1956年,一部《天职》的苏联电影,唤起了我们多少小小音乐家的梦想……

长大了,我也成了老师。对于一个老师来说,除了最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要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传递正能量!对学生可不是索取,而是给予,是爱学生——你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好啦!让他们在我们的肩上飞翔得更高!

我常常给学生说,何为人?成为何人?如何成人?音乐会上,好成绩靠勤学换取,基本功从苦练得来。——同学们,你看,绝不要像狗尾巴草一样轻浮上翘!要像成熟的麦穗一样低头做事,做一个低垂思考的学者,所以,我们要做麦穗,不做狗尾巴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就这样,天道酬勤、耕耘不止,我的一茬茬小麦苗成熟了,我的一棵棵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我的雏鹰一个个展开了双翅、飞向蓝天!我的学生:从法国、比利时、俄罗斯、德国,从南宁、武汉、北京、包头、昆明、厦门、广州到西安,都成为音乐院校和专业音乐团体的骨干力量和中流砥柱。真可谓:“绿树成荫园丁颂,初心不改桃李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要向民国的十大先生学习,要向蔡元培、胡适、陶行知、梅贻琦、马相伯、张伯岺、晏阳初、梁漱溟、竺可桢、陈寅恪等前辈学习致敬!他们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他们的学问、人格、风骨、风度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唱一支礼赞之歌吧!赞美西迁精神,赞美最美的教师,赞美大千世界最平凡、最神圣的一行。

在平凡中,我看到,老师的辛劳,您的忠诚,您的博大,您的负重。

如今,您已绿树成荫,那株株桃李,不就是您心血的结晶?

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您是催我扬帆的风。

在崎岖的人生路上,您是我指路的星。

我们伟大的祖先,几千年的礼仪之邦,

尊师重道,早已是古之风尚。

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仰望星空的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滴水,看到太阳的光辉,国民实力的较量,实则是国民智力的较量——一朵浪花,激起我奋勇前进的热望。中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一句话令人荡气回肠,心情舒畅!

啊!一个精神阳光的人,一个有师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可以把生活,活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一个精神阳光的学校,可以把校园变成一个培养科学技术和优秀人才,一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

很荣幸,在党的培养下,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的第四代长笛人才,我,就生活在这样的精神花园和传奇里……

被学生需要、被学生热爱、被学生信任,这是我的骄傲!

人们叫你:园丁。

你的心,是真善美铸成。

智慧园中,朵朵小花,

哪一朵离得开沐浴的春风?

智慧园中,朵朵小花,

哪一朵离得开沐浴的春风!


王希平,长笛教育家,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时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长笛联合会顾问,陕西省音协长笛专业委员会顾问。1956年考入西北艺专附中首届少年班主修钢琴,师从刘国瑞、李颖予先生。1959年附中至1967年,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本科毕业。师从卢瑞萱、田钰、刘桐城先生,主修长笛。2004年夏,代表西安音乐学院参加国家高教艺术司在沈阳举办的专业院校长笛比赛,担任评委;2013年10月,在“南宁国际青少年长笛比赛”担任评委会副主任,并在独奏组比赛中成绩突出,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同时在重奏组比赛中,成绩优异,特授予优秀指导教师两个奖项。她培养的学生桃李芬芳遍及全国及海外,许多成为全国各艺术团体和大专院校的演奏家、优秀教师和精英骨干力量。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王希平老师热心音乐文化知识普及公益事业,长期担任国内外重要专业赛事评委,在相关中学担任艺术指导。工作之余,她热爱文学创作,长期笔耕不辍。她常说:“艺术不是匠作,艺术的高度归根结底是文化底蕴的高度。”

责任编辑:牛榕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