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起,陕西省第八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长安大学北校区举办。我校选派的舞蹈学院辅导员张琳荣获二等奖、人文学院辅导员王晓宇荣获三等奖,为我校参加该比赛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本届大赛中,来自全省83所高校的127名辅导员参加比赛。大赛设置笔试、案例研讨、谈心谈话三个环节,赛制较往年更注重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位参赛辅导员选手的获奖显示了我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积累与沉淀。我校自备赛以来,开展了系列校内培训、竞赛,突出以赛代练、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有效提升我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发展,着力完善辅导员专业化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中加强全员学习能力提升、工作下沉联系实际、夯实细节精准管理、日常业务全面提升,努力拓宽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方向,全方位为辅导员干事创业提供条件保障。
![]() |
| 颁奖典礼现场 |
![]() |
| 参赛选手合影 |
本届大赛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长安大学承办,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协办。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乃霞、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高岭出席活动。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津波教授也受邀作为评审组专家之一。
【赛后感言】
有幸首次参加陕西省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积淀和提升的过程。回顾比赛始末,感慨万千,不仅开阔眼界,同时借鉴经验,提升能力。总结起来是学习、提升、思考三个方面。
一、坚持学习是作为辅导员工作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在平时工作琐事的基础上千万别忘记加强理论知识。在基础知识测试部分,从政策文件、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党史思想到实际运用,提醒我们平时工作中要拓宽知识面,注重积累。
二、努力提升自己分析、研判、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管理工作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善于总结,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三、勤于思考,如何将工作经历转换成理论成果。辅导员工作事务繁杂,我们要思考将日常工作的点滴小事,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表达和组织协调方面的工作科学地转换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成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感谢学校、学工部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感谢院领导及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终点亦是新起点,未来的工作将此次的学习成果转换为工作的动力,积极工作、创新进取,在“三全育人”过程中,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新路径,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舞蹈学院辅导员张琳
建党百年再出发——参加第八届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有感
能够又一次代表西安音乐学院参加第八届陕西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我感到非常荣幸,尤其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在建党百年这个特别的年份,参加这样的比赛更有意义。我深知辅导员大赛是全省高校最优秀辅导员的竞技,虽然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各高校老师的高超表现惊艳到。回想比赛的这几天,真可谓心潮澎湃,波澜起伏,能够顺利走到最后一轮,为学校取得荣誉,着实不容易。从事辅导员工作多年,我认为参加比赛就是最好的学习,是一次全方位向兄弟院校优秀老师学习的过程,也是最好的总结,就像一面镜子,发现自身工作的疏漏,找到差距和不足;也像一面红旗,给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首先、比赛好比一把“尺子”。通过比赛对以往工作进行最好的检验,准备是否充分,学生工作是否到位,参赛便知。同时,通过比赛发现自已工作上的不足,的确是需要学习地方有很多。尤其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提高思想境界,提升理论水平,才能为日常工作做最好的指导。
其次、比赛就像一面“镜子”。通过比赛聚焦学生工作,对我日常工作做最好的总结,也是今后开展工作最好的经验和指导。比赛逆袭,在笔试倒数的情况,奋起直追,最终名列前茅,真的是得益于日常扎实的学生工作,平常觉得最烦琐的地方,重复最多的话语,竟然成为我取得名次的法宝。我将把这次比赛作为自己从事学生工作的新起点,继续努力,做一名学生满意,老师信任,师生乐意沟通,心意相通的高校辅导员。
最后、比赛就是一面“红旗”。通过比赛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识,提升了境界,打开了格局,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引领我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大学生教育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国家培养人才百年大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辅导员位列学生工作的最前线,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就是“国之大者”。今后我将用十二分的工作热情,以及对学生淳厚的感情,展现更加积极昂扬、乐观向上、开朗阳光的一面,满满的正能量,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为西音的学生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人文学院辅导员王晓宇
(实习编辑:牛榕)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