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丝路长歌》合唱作品音乐会全国巡演盛大开启

作者:作曲系 安凌萱发布时间:2020-11-09浏览:1457 分享到

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主办,西安音乐学院承办的陕西省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丝路长歌》合唱作品音乐会,于2020年11月7日晚,在宝鸡文理学院隆重举行。宝鸡文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健,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宝杰,项目主持人、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吴延携项目成员出席本场音乐会。青年指挥家李强与西安音乐学院校友合唱团的艺术家们为到场的800名观众精彩演绎了《丝路长歌》中的动人篇章。    

合唱组曲《丝路长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主导思想,以“一带一路”音乐文化建设为创作背景,并以“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基础,专为混声合唱团而打造的合唱组曲。该项目成功获批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作曲家们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技术手法和音响观念来表现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歌谣,使丝绸之路上传统朴素的民歌焕发出新的活力,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精神内涵,带领人们踏上一条绚烂多姿的丝路文化之旅。    

《丝路长歌》合唱组曲共十首合唱歌曲组成,皆是以“丝路文化”为创作原点,选取丝绸之路沿线上不同的“丝路元素”。该作品由著名作曲家韩兰魁作曲、李三原作词的《丝路追梦》,是作者有感于“丝绸茶汗血马,一路芬芳走天涯,牡丹花沃丹花,林花漫漫追风雅”而创作的。作品大气磅礴,体现了丝路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由作曲家刘阳作曲、段路晨作词的为混声合唱与小乐队而作《丝路故事》通过东西方文化交流,行走在丝路古道,歌颂我们民族坚韧、执着和包容的民族精神,并倡导“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由曹轩宾作曲、娄云青改编的《别君叹》,以秦腔创作元素,在原曲的曲式和保留“秦音”的基础上,做了多声部的诠释。该作品创作手法上采用西方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中华文明的内在气质,用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词,以借其中饱含的离别之情,这种换用一种含情脉脉的方式来表达陕西文化的方式,会让更多人看到陕西人除豪爽之外,婉约而细水长流的内在力量。    

项目艺术顾问、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笔下的《陕北风情——情歌》,讲述了上世纪陕北人民走西口的故事,歌中女主因无法与在外奔波的丈夫团聚而牵肠挂肚又无可奈何的温柔与烦躁,伴随着起伏跌宕的音乐旋律,穿越了时空,闻之令人动容,并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移民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作品《摆歌台》是作曲家郑飞以流传于西北地区的多民族民歌花儿曲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根据演唱内容可分为情歌、生活歌和本子歌。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反映生活、爱情、劳动等内容,用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兴演出。作品《丝路敦煌》是作曲家任意提取汉族和藏族音乐的典型音调,采用传统与现代交叠的作曲技法,表现丝路大背景下多元交融的敦煌文化。《丝路•寻音》的作曲家白超借此题目表现出丝路上人们的不易与坚持,从而更加烘托出先人们为了民族的盛世用自己的精神走出了一条不可思议之路的可贵。作品《丝路上的月光》是作曲家雒鹏翔取材于两首温婉动人的哈萨克族民歌,意在表达情人之间的思念和爱情。在引子部分中,运用衬词描绘出了朦胧清柔、如水般的月光,并在间奏部分运用了拼贴手法,以德彪西的《月光》来强化唯美如诗的月光在作曲家心目留下的美好的印象。    

作曲家吴延的《将进酒》以“长安古乐”为素材,随着打击乐气势磅礴的音响,唤起了人们对李白诗作《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涌跌宕,势不可挡的无限遐想。《长安行》这首作品是由李强、子玄改编自陕西本土歌手马飞的作品《长安县》和关中民谣结合而成。民谣式的旋律,依字行腔的质朴语言,生活化的态度,以西安韵诉长安情,声声未尽,乡韵已来。    

两首带有“长安烙印”的作品将整场音乐会推至高潮。一篇篇,诉说着丝路之上的人和事;一首首,歌唱着沿线人们的情和想。在指挥家生动且极具表演张力的解说下,在艺术家优美动听的歌声里,席下观众仿佛置身于丝绸之路的驼队中,伴着驼铃声,寻着丝绸之路的足迹,踏上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新丝绸之路又以多元文化互融互鉴和多领域广泛合作的姿态焕发着勃勃生机,用新时代开拓和发展的精神,编织着人类文明互动与交往的全球史。    

宝鸡文理学院赵健致辞    

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致辞    

西安音乐学院校友合唱团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合影    

(实习编辑:许司琪)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