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颂】之四:感恩母校

作者:1978级校友 吕继宏发布时间:2018-09-10浏览:81 分享到

多年的期待,在2018年6月28日这一天得到了实现。西安音乐学院1978年全体毕业生时隔40载相聚母校!同学们纷纷从祖国各地、世界各国到达西安。6月28日这天,大家在此次聚会的组织者陶敏霞同学引领下,手持各自的乐器,在庄严、华贵的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集合,像40年前的学期汇报音乐会那样,兴奋的期待着这相隔40年后的演出。  

心一下子回到了过去,大家都知道,音乐学院有每一个星期都给各自的专业老师回课这样的教学特点,由于是“一对一”的上课,所以每一次回课我都会心跳紧张。不仅如此,训练听力的视唱练耳课,也让当年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我们尴尬、面红耳赤。那些听不出和弦转位的日子令人难忘,而那经过努力完成了《连斯基咏叹调》的喜悦更令我自豪。  

对了,还有班里男同学缺饭票、忍受饥饿的日子。而我却是幸运的,因为同桌的女同学常给我饭票,于是,吃饱饭的我才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蹲在饭堂门口谈论贝多芬和比才的音乐。  

40年过去了,这些往事就在眼前,我万千感慨,我们78班同学虽然都已经是50多岁、60岁的人了,但大家的状态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过去。像在大学时代那样渴望老师的指点,希望母校西音对我们这浸染了岁月沧桑的演出给予肯定。  

40年的改革开放,对于我们78级意味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我们40年前的勤学苦练,在40年后的西音这辉煌的音乐殿堂上演奏、演唱,如醇酿了40年的美酒,那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提纯。我们呈现的一首首曲目是回味无穷的音乐意义,是无际的想象,是无以复加的情感力量,是坚毅,是高贵而低调的品德。看!40年前严肃的考试变成了音乐会上的一次次热烈掌声,老师们40年前细心的指点化成了深厚的艺术底蕴。我们以40年的人生感悟和经历,所演绎出的多彩旋律、深邃的音乐语言,凝练出真谛,感动着全场观众。  

78级全体同学已过了炫技的年龄,也过了炫耀的肤浅。我作为军旅歌唱家,演唱了我的代表作《咱老百姓》和《战士的第二故乡》。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我们全班同学为我伴奏,有些国外的同学还在乐队里演奏他们从来都没有演奏过的打击乐。我们从排练到演出一丝不苟,心在一起、感情在一起。这其中有一个插曲,排练期间恰逢我的生日,全班同学特意为我准备了蛋糕,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就像全班的节日一样。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表达地最真诚,我们全班演唱《老师我想你》,成为台上台下互动的泪点。这里面有我们对老师的思念,还有我们积攒了40年话语,更有我们对母校所表达的祝愿。这些都在2018年6月28日这一晚得到了实现,我们满足了,学校满意了,老师含泪点赞了。  

团聚在第二天,6月29日继续延续,当天上午10点,学校专门为我们78级挂起了《毕业四十年师生会》的红色横幅。我们全班同学和白发苍苍的老师们坐在一起,彼此相依而坐,零距离接触。眼前已不再是当年讲台与课桌的关系,而是老师和我们构成的命运共同体,生命交响曲。彼此的倾述似亲人的温馨,如父母对久别离家孩子的揪心思念。那表达中的哽咽,倾听的眼泪犹如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师生们之间的深情话语,是一句句对当年的回忆,是一声声带着心跳的语言,是一张张表情丰富的童颜,是一双双倾听的眼睛。这一切凝结成40年的漫长,浓缩为40年追寻音乐梦想的重量,在此刻化为幸福的厚礼,互相馈赠。  

师生会,在这天中午达到沸点!我特意准备了40年同学相聚的庆典蛋糕,大家喜出望外,同学们真情流露,激情蔓延,似时光倒流40年。  

就像40年前的告别那样,78级全体同学又要告别了。这次的告别没有了当年的泪水,却有埋在心里的眷恋。没有了当年的失魂,却有似亲人分别的难分难舍。我们彼此告别的话语,比过去更朴实了,朴实到哽咽地咬不出字句来。  

但快乐幸福永远是我们的主题,因为我们处在新时代,现代化、网络信息缩短了遥远的距离,思念不再遥不可及。我们班同学的情感已升华到没有血缘的亲人,我就像对亲人那样对同学们说再见!我们可以随时见面,我们可以时刻刷新镌刻在西安音乐学院历史上的78级的辉煌记录。时刻让老师,让母校为我们惊喜、骄傲!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