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中,创新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越来越受到音乐家们的重视。如何在原汁原味传承其风格与韵味的基础上,又能恰当融入时代审美和新颖手法,是近来此类探索中的重点所在。
12月3日晚,作为西安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学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源远流长寻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间歌曲音乐会”,以“溯源觅美创新探韵”的艺术追求,对传统音乐进行了很好的创新。这场音乐会别开生面地采用沙龙式的小型室内乐形式,以精致典雅的编配、余音绕梁的韵味,将15首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歌曲进行了生动诠释,这也实证了雷佳导师的灼见与初衷,即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学习、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瑰宝,是一代代中国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旨在“让古老的民歌焕发活力”的专题音乐会,新颖的形式之美有其直观的吸引力。音乐会乐队以弦乐四重奏为乐队班底,并辅以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间乐器、打击乐器,在这种音色音响的基础上,有助于雷佳运用各地方言更好地演绎民歌既有的旋律线条,整体音响被精微地美化。它们既有质朴的风味,又因现代的附丽而新颖别致,令人眼前一亮。音乐会从雷佳家乡湖南花鼓戏丝弦小调《洗菜心》开启“音乐之旅”,幽默风趣的音调在雷佳“摇腔”的处理中跃然于观众面前,弦乐队的和声铺垫与钢琴跳跃的节奏织体,将楚湘韵味歌曲中的俏皮与喜悦直观地展现出来。云南洱源白族民歌改编而成的《洱源情歌》在乐队清淡的背景中,以特色乐器巴乌为领奏,辅以女声小合唱的陪衬,雷佳以温婉、柔滑的嗓音唱出歌曲的情味。这种精致的编配与精准的演唱是音乐会给人的突出印象,它将沙龙的形式之美极好地展现开来,既注意了原民歌根源性的线条之美,也辅以纵向的和声之美和特色引领的音响构建,使意境得到扩展。如将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原来仅是双句体的段落,现以多种现代音乐手法予以扩充、转换,发展为情绪变化更大的艺术空间。
音乐会曲目也体现出雷佳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的学术理念。除了上述的3首歌曲以外,还有广泛流行于东北各地的民歌《摇篮曲》、山东民歌《包楞调》、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江浙吴语小调《紫竹调》、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对于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歌,雷佳从紧抓原作的根魂与特色入手,融入其声线中的清秀与灵巧,在灵活转换的方言性的依字行腔中,展现其博士阶段学习期间技术上的游刃有余。对观众了解较少但特色鲜明的作品,如闽南民歌《丢丢铜》、云南藏族民歌《美人》、侗族大歌编配而成的《夏蝉之歌》、根据新疆民歌改编而成的《阿瓦尔古丽》、蒙古短调《诺恩吉雅》、湖南醴陵民歌《思情鬼歌》等,雷佳的演唱一是注重特色行腔,如依据音调起伏变化大小所产生行腔的张弛关系,雷佳以不同形态的滑腔、甩腔予以突出,她还在起腔、收腔中注意了软硬对比,在拖腔中注意了颤音的幅度变化,以此而突出民歌特色的构建,如《看秧歌》中的起腔与收腔的力度感,《紫竹调》中则注意了柔软度,《包楞调》拖腔中的大幅度颤音等。二是注意特色变音,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民歌中常有特色的变音,它们或是倚音,或是经过音,雷佳在处理这些特色音中多以柔滑的线条中的镶嵌之法予以突出,对于七声音阶中的特色音,如《三十里铺》《阿瓦尔古丽》中,雷佳注意到其中“中立音”中“微分音”的色彩性的精确演唱,学术视野宽阔,演绎精微恰当。
在继承中探索,在传承中创新,既是雷佳导师的一贯追求,也是赋予雷佳的使命。这些创新也在音乐会中深度呈现。此次音乐会以雷佳的艺术演绎为轴心,演唱中注意融合现代声乐技术,民间唱法与现代唱法协同用力,地方语言与现代发音协调发展,民歌演唱之魅有了特色之美,也因此而有了技术的支撑,行腔自如,驾轻就熟于各种风格与技术的表现。综合艺术呈现也是此次创新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赵麟、杨帆、王喆、张巍、张帅、杨一博等青年作曲家在编配上的精巧处理,或渲染色彩、或衍展音响、或深化情境、或醇化韵味,适应了现代人对古老民歌的需求,促使民歌焕发出新的光彩;指挥家夏小汤带领杨颖等四重奏组员、晏璐婷等民乐器组员及其他特色乐器演奏家们,给音乐会整体美的呈现增光添彩。
在此次高等研究院学术周院长论坛中,来自全国11所专业音乐学院的院长和专家就“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了专题研讨。大家立足文化自信纷纷发言,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表示,本场音乐会用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把弘扬中国民间民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耳目一新,对雷佳的高标准培养模式,树立了表演专业博士培养的榜样。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林在勇认为,准确把握中国民间音乐和语言的关系、音乐配乐的关系、文化历史的关系是本场音乐会的成功之所在,这也将对中国声乐发展、中国音乐艺术发展乃至中国音乐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产生积极影响。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王真表示,雷佳及整个团队出色的艺术呈现,使音乐会情之所至、神之所现、韵之所载,这种对弘扬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新表达,不仅得到了声乐界的艺术认同,更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欣然接受。
寻根之旅就是寻找民歌诠释的本源之美,探寻其生根发芽的源泉所在。源远流长,就是顺应民歌呈现的趋势而发,才能使其唱响在当下,流传于未来。这是雷佳艺术表达的文化情怀,初心所在。在音乐会之前,雷佳还专门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聆听了秦腔、碗碗腔等民间戏曲演唱,与秦地民间艺术家悉心交流,探讨学习。这种深入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虔诚态度,是其音乐会的本质传承,更是应该持续探讨的学术关切。
专题音乐会 |
专题音乐会 |
专题音乐会 |
谢幕 |
观众席 |
专题研讨会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