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态艺术中寻找历史的踪迹

作者:曾金寿发布时间:2011-11-17浏览:77 分享到

2011年11月15日上午,应我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音乐学系邀请,著名音乐学者高德样先生在五号教学楼举办题为“敦煌古代音乐的分类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报告。这次讲座是我院“乐府讲坛”第42期,是“拓展国际视野、发展特色音乐文化”的系列报告之一。

高德祥先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曾担任甘肃文联委员、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敦煌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敦煌市委主委。在学术研究方面,多年来以推广敦煌文化为己任,先后出版《敦煌古代乐舞》、《美丽的敦煌》(合著)、《朝靓敦煌》、《莫高宝窟》、《敦煌名胜》、《敦煌民歌·宝卷·曲子戏》、《敦煌地方小调戏曲音乐》、《敦煌传统民歌集》等专著多部。在创作方面,有盒带歌曲专辑《敦煌美》、《敦煌情》、《敦煌民歌》等。重要的是,高先生常年来致力于敦煌文化历史研究,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与敦煌有关的影视作品《敦煌》、《神奇的敦煌》及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学术界与影视界均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次讲座主要围绕敦煌艺术中的音乐与舞蹈展开论题。首先,他从敦煌的历史背景阐述了自己的认知。认为,在敦煌492个洞窟中,多半都与音乐和舞蹈有关。其所涉及的资料包括古谱、舞谱、绘画、图像、文字记载、变文、上梁文等,均反映了不同时代敦煌地区、西域地区的人文、音乐舞蹈的实际状况。其中,有些图像、乐谱、文字史料是研究北魏、隋唐时期的重要参考资料。所谓敦煌艺术,是从考古角度的称谓,并非单指敦煌地区,而是多元文化的集中表现。其次,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敦煌艺术的成因:其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为敦煌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客观基础,从而使敦煌成为东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以此为基地,大量西域有特色的乐舞在此融汇,并进入中原,丰富了中原音乐文化。同时,在融汇的基础上,中原音乐文化又传向西域,并在隋唐时期开始对周边国家产生辐射力。就这一点,他特别以《西凉乐》为例,分析了其在官府、在民间的流行情况,同时亦认为,《西凉乐》的形成与羌族的迁移有很紧密之关系,其形成与传播的历史应该早于3世纪。其二,佛教的传播为敦煌艺术的形成奠定了精神基础。他认为,如果没有佛教,也就没有敦煌艺术;佛教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壁画的布局、造型,而且也体现在乐舞表演、乐器演奏等方面。其三,本土文化形成了敦煌音乐舞蹈的态势,同时,它又兼容多民族的文化精髓,从而成为多元文化的集中表现。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长期以来,虽然经历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然保留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其中保存着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联合国世界文化保护单位之一。这次讲座,高先生结合图像资料,给师生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壁画世界。其意义不仅仅是我们了解到敦煌艺术成因的历史背景,而且也了解到艺术与宗教之关系,多元文化是造就敦煌艺术之辉煌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文章录入:宣传部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