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好一堂专业课

作者:范文彦发布时间:2011-04-27浏览:80 分享到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50分钟授课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学问与教学技巧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深入研究的。比如:如何评价一堂专业课的好与不好?专业课的教学与专业共同课或者其他共同课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大学教师的授课与艺人的技能传授有什么样的区别?等等……

就音乐学院的专业课而言,它的授课方式大多是一对一的方式,这本身就对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浅谈几点我对组织好一堂专业课的认识及体会。

一、 仔细认真的课前准备 

不论什么专业,明确的教学目的、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衡量一堂专业课的标准。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课前的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决定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要避免天马行空、“信天游”的情况出现。对于要讲授的曲目内容、含义、作曲家的背景、音乐的风格、具体的技术训练等要有规范明确的表述,切不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那样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行为,也是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

 

二、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没有丰富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无法做到的。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授课。有些学生悟性较好,对于老师说的问题很可能很快作出正确的反应;而对于那些悟性稍差、不是很快能开窍的学生,教师就要更加耐心的用举例、示范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任何的方法很可能都具有其两面性,针对不同的学生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比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逐步重视,从八十年代起很多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如果要问那个时期开始学琴的孩子第一次上课老师讲的最多的是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回答——手里要握个鸡蛋!结果很多教师过分的强调了所谓的“握鸡蛋”的手型而忽略了孩子的机械化理解与实际演奏矛盾,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在学琴很多年后却不知道如何是放松状态下的演奏方式。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不得当而造成的,所以教学方法的使用一定是要多种方法并用,而不能永远停留在单一的模式上。

三、 适度合理的授课进度

适度合理的授课进度是保证教学的连贯性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态度,应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业小课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新的学期开始之前,教师就应制定学期计划。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作业完成的质量来对整个学期的学习进度有个宏观上的规划。不要总着眼于大型曲目和技术难的曲目,更多的精力要从音乐本身出发,集中在音乐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抒发上。音乐要以人为本,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在音乐演奏的过程中体会其精髓的思想内涵。我常给学生说,“如果单纯强调曲目的难度和技术的炫耀那还不如将音符输进电脑,只要不输错,电脑播出的音乐永远是没有错音的。可是那样的音乐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回答我想是很明确的。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授课进度和曲目程度的把握上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四、 通俗幽默的语言表述

我所指的通俗幽默,是希望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每每去聆听大师的授课,就会明白为何音乐是那么生动,大师的魅力那么强,因为在他们的授课当中常常会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幽默的言语使得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偶尔也会听说某某老师“满腹经纶倒不出”,实际上就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而导致丰富的知识只能“自己享用”。我认为在任何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自己的学术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

五、 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等各有不同,但是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公平。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不要用恶劣的口吻进行批评,要给与积极地评价与指导。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积极与有问题、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建立互信,用自己的行为和良好的品德使学生信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在我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努力学习,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完善的进取精神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高素质音乐人才!

文章录入:宣传部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