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分组发言“汉乐史及综合组”发言情况概述

作者:汤娜发布时间:2009-10-17浏览:77 分享到

 

2009年10月16日上午,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汉乐史及综合组”的分组发言在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

发言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项阳主持,六位专家作了专题发言。

首先,上海音乐学院的毛贞磊老师在其《考辨“张骞传胡乐,李延年造新声”史料真伪》发言中,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认为古籍中“张骞传胡乐,李延年造新声”为伪史,并指出研究历史要用批判性眼光去伪存真。

第二位发言的是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甘绍成老师,他的题目是《洞经音乐的产生时间考辨》。首先列举了前人对此问题的“龙汉说”、“周代说”、“隋唐说、“南宋说”、“金元说”五种说法。随后通过层层考证,认为洞经音乐在不晚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产生。

第三位发言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志熙老师,他的发言题目是《南北朝隋代散乐与戏剧关系札论》。主要内容为: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百戏、散乐与戏剧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证隋唐七部乐中的“礼毕”即“文康乐”的戏剧成份。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杨赛老师,发言题目是《郑声三问——兼论先秦音乐文化交流》。针对“郑声”提出三个问题:一、何谓郑声?二、何谓淫?三、孔子为何要放郑声?并对三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证。

第五位发言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的曾金寿老师,他的题目为《关于中国音乐之研究在德文文献中的观察与分析》,作者指出德国对中国音乐的研究分为20世纪上半叶、50——70年代、80年代至今三个历史阶段,并提倡研究者要具有国际视野,注重相互交流。

第六位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范子烨,他的题目是《呼麦与胡笳——对繁钦与魏文帝笺>的音乐学阐释》。他介绍了内蒙古神奇的呼麦唱法,展示了胡笳实物及其传入中国后在音乐生活中的发展状况。

发言的第二阶段由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沈冬女士主持,共有七位专家作了专题发言。来自德国对外学术交流基金会的盖革(Heinrich Geiger)首先发言,他的题目是《汉唐时期

的音乐文化——兼论民国时期与1978年后的中国音乐文化》,用一种历时性的眼光将中国唐代和近现代音乐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分析了其种种相通相同之处。

 接下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项阳老师在其《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的发言中以《大唐开元礼》为个例切入,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延续三千余年的礼乐制度中礼与礼乐,礼乐与雅乐、鼓吹乐的关系。

 第三位发言者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李驯之老师,发言题目是《乐府诗集诸调曲题解的标点和释读》,内容包括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确定了标点的原则和体例,然后依照这些原则对诸调曲题解作了细致标点,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解释。

宜宾学院音乐系的刘宇统老师带来的的发言题目是《晋西奏乐汉画像石的图像学考释》,通过一系列图片展示,对山西省离石市汉画像石博物馆所藏的三块反映汉末官僚车骑出行时奏乐场面的汉化像石作了具体的图像分析,并剖析了其现实意义。

第五位发言者是季伟老师,来自河南南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发言题目是《风起云飞话汉乐——汉代歌唱艺术形式的审美考释》。主要内容:以审美角度从歌唱的组织形式、动因美、技艺美和情致美四个方面论述了汉代的歌唱艺术。

第六位发言的是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李荣有老师,题目是《汉唐音乐史研究的图像学视角》。主要内容:全面分析了我国古老的图谱学及汉唐乐史图像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力图用多元文化研究视角,重构汉唐时代的乐史文化形态。

 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兰州大学历史系的陇菲老师,他的题目是《胡人半解弹琵琶:秦汉隋唐间琵琶的嬗递》。作者提出了一个新思路:琵琶可能不是西域外来乐器,反而源自中原本土。它从秦代的“弦鼗”开始,有一个产生、发展、演变成型的漫长过程。

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十多位汉唐音乐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议题涉及乐史考证、反思置疑、古曲的释读、图谱学的考释等等多个方面。各位专家以其真知灼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碰撞,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08研 汤娜)

文章录入:宣传部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