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日下午,音乐学系高士杰、冯亚兰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圆满召开。与会领导同志有:副院长白陆平教授、罗艺峰教授,李雄飞、马惠玲教授、焦杰教授以及音乐学系研究生、本科生及全系教师。
研讨会由西方音乐教研室主任崔兵副教授主持。研讨会内容由高士杰、冯亚兰教授专题演讲和师生研讨两部分组成。
冯亚兰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工作需要是志愿,工作动力是信心》。演讲主要从“工作需要是志愿”、“坚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坚定信心,定有收获”、“把完成工作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和“对自己的目标充满信心”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述了她从事民歌教学和长安古乐研究的心路历程。冯亚兰教授1950年3月来到西安音乐学院,她的最初志愿是能从事民间音乐研究,可是工作的需要让她与民歌教学结下不解之缘。在那个特殊年代,学院坚持鲁艺的办学传统,重视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一是向请进来的艺人学习,二是外出采风,观念不是上学而是革命,她的所有活动都结合着诸如“土改”“扫盲”类的政治运动在开展。也正是因为与劳动人民一起的生活体验,有听民间歌手口传心授的机会,才使得她的民歌教学、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掌握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冯教授在谈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中,就民歌的音乐语调和鸟鸣等自然现象的相融和谐在范唱中做了有趣的解读,阐明了了解民歌就要了解它的人文背景和与生活关系的观点。学习鼓乐又是冯老师的又一工作需要,从学俗字谱入手,以哼哈为例,逐渐细致而透彻的掌握中国民间音乐中骨谱肉腔的特点,直到懂得规律进而移谱思考与乐曲的关系等等方面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她觉得把完成工作要当成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如能考虑到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就需要去努力。她号召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对比他们创业的艰苦条件,大家要感到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最后以“学子闯天下,母校侯佳音”对同学们寄予期望和殷切鼓励。
高士杰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渴望理解》。教授谦虚的把这次研讨定义为是自己工作追求向大家的“汇报”。高老师首先从自己多年研究的西方音乐史领域提出了一连串的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西方音乐史?为什么那么多的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爱因斯坦……)痴迷西方音乐?是什么因素使大家着迷西方音乐?什么是历史?什么是音乐的历史?……渴望理解,渴望解答。自然科学是对自然地感知,人文科学是表达的感知,那么西方音乐要表达些什么呢?教授说,之所以选择学习它,是因为它是历史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音乐的历史要从内部理解历史而非从外部进行简单的排序,研究音乐史是研究人文学科,自己的逻辑需要大家理解。之后展开的话题,高老师就研究西方音乐史不容回避的基督教问题同大家进行了探讨。“不了解基督教,就不能彻底了解西方文化的整体或其中的任何一个部门”,这是朱光潜的观点,也是对高老师产生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另卓新平言,“基督教对古代文化是吸收、继承和扬弃的关系;与中世纪、近现代文化史是制约、影响和造型的关系”。教授就此表明看法,基督教和主流音乐文化虽是对立的,我们研究它的目的是理解它,并非一定要信仰它,不能把音乐艺术的对立心态带到研究中,同时也不赞成一些人对宗教现象进行简单的批驳。西方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我们要理解它才是。接下来高士杰教授还就在提倡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特殊时期,西方音乐史非传统、非民族、非地域的劣势下进一步渴望理解表露心声。他说,长安古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曾经是古罗马帝国膜拜的圣殿,古老的祖先都有面向世界的胸怀,我们为什么不去接受它?还有“传统”的问题,不是过去已有的东西就叫传统,传统是推动祖先进行博大精深的创造性的精神动力和胸怀,理解后就不觉得自己的课程不是“三非”课了。另外,高士杰教授还就21世纪西方音乐还是不是他文化坦露观点:西方音乐只是发生地在西欧,但西方音乐史并非外国人的东西,它只是一个文化单位的艺术。
有人经常问教授,你在干什么?高老师总是风趣的说,“为活的明白!我要理解,理解我所喜欢、关心的东西”。
演讲结束后,师生就冯教授和高教授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思想进行了热烈发言和讨论。
白陆平教授:30年前就接受了高、冯两位教授的言传身教,还清晰地记得高老师对于《黄河》欣赏讲解时老师的精彩范弹;现在还依然保存着老师的评语作业;能深切感受到两位教授学术、教育思想上的严谨和对待“学人”非常宽容的态度,这是一种健康、难能可贵的精神。学院的特色发展老教授们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音乐学系的师生要珍惜身边这宝贵的资源,学习他们孜孜不倦,踏实做学问的崇高精神。
程天健教授: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音乐家对待事业的执着和坚持,把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并继承下去。我们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发展负有责任,并要很好的学习做事和做人。
焦杰教授:从第一次求助高老师知识疑点就感受到老师实事求是的伟大。冯教授的学术思想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紧迫意识。二是做事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持的可贵值得大家学习。
马惠玲教授:对记忆中学院第一次在本土开这样正规的学术研讨会感到高兴。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要体现它的学术思想水平的高低,看它在全国有无导向意义。学院有先天不足,这样的良好开端很可喜。大学不能欠缺人文思想,不能成为匠人的培训地。学术是文化精神,思想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冯、高两位老师是我院知识分子的代表,学校要树立和让后人学习他们治学的精神,学校要树立真正在学术领域中作出成就、有所建树的教授榜样。高老师在研究中淡泊名利,对学术研究锲而不舍,他用探索的态度传播文化精神,有开放式的学术思想,经常超越自己。一个教师的德才先要体现在德上,高老师值得大家学习,他的品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大家要好好继承,一生将受用不尽。冯亚兰教授学术思想体现了学以致用,真正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是我院民歌和鼓乐的学科奠基人。另外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社会、对学生的使命感。她给了我们什么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样,研讨会才有价值。在此也感谢音乐学系的此次活动。
李雄飞老师:两位教授所处的时代是有特殊性的,但他们一直坚持,表现出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实属不易。他们知道自己的困惑,善于学习,善于自我批评,学者的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古今大学者的特点都是站在中西、古今的坐标上,这样才可称其为大师级学者。
崔兵副教授(高士杰教授学生):如果把高老师的治学风格用标点符号做以比喻,那就是一连串的问号和省略号,老师不是一个文化的教育者,而是一个优秀的文化引导者。
罗艺峰教授:安书记、赵院长让我转达对两位教授的敬意,也对音乐学系举办此次活动表示祝贺。我对以上同志的发言由衷赞美。马老师对活动高度肯定,特别提到的人文环境营造我很赞成。我们一起思考:音乐学院走过多少坎坷,发展到今天,硬件建设、学科发展终于有了清朗的学术氛围。老教授们德高望重,他们是学院重要的文化符号,没有批判精神不足以成为思想。他们对人生、学问、社会、自然界充满了问号,没有问号的人生也将是乏味的。高士杰老师今年81岁,但他却像一个18岁的青年人看待今天的社会,充满了好奇。两位教授的人格魅力就是对知识、真理问个是非,问个对错,这是一种了不得的精神。音乐学是干什么的?音乐学系是生产知识、生产思想、生产批判的精神的地方,只有这样才有生存的价值。冯老师继承传统方面是学院代表性人物,至今,她还在学习,在电脑上工作和打谱。高老师对知识的探索无止境,他和马老师谈到的宗教文化也值得大家思考。批判精神和学术研究是立身之本。大学不光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的地方。没有思想的社会没有动力,没有动力的社会就没有前途,不产生思想的社会很可怜。世界上值得研究的有一个东西就是“思想”,其它的也都是产物罢了。“思想”可做动词,比如问问题;可做名词,名定为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精神,一个社会的精神。同学们的标杆要树得高一些,楷模的形象不能是模糊的,他就在眼前,就在我们的身边。音乐学院的生产力在作曲系,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在表演系,头脑应该是在音乐学系。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老教授,学院是没有前途的。我要大声疾呼:学院需要人文精神!学院需要学术精神!今天此类的活动要常抓不懈,要形成学术共同体,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提携,要把工作搞得更好!(文:刘宝玲 图:徐龙)
高士杰教授作主题发言《渴望理解》
冯亚兰教授作主题演讲《工作需要是志愿,工作动力是信心》
研讨会后音乐学系全体教师与教授们合影
研讨会后音乐学系研究生、本科生与教授们合影
文章录入:宣传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