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原生态老腔音乐会撼人心旌

作者:孙小迪发布时间:2009-04-17浏览:80 分享到


    4月13日,我院音乐厅里座无虚席,观众们都在凝神静气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华阴艺术团的民间艺术家们为我院六十周年校庆的一场精彩献礼—华阴原生态老腔音乐会。

    老腔是陕西现存最古老的剧中之一,它从西汉滥觞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老腔最初形成于华阴县双泉村。源于西汉、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民国。其完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戏曲史的缩影。民间文化家靳之林称它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腔以其浑璞天成、撼人心旌的艺术魅力,在百花竞艳的艺苑中独放异彩,并对我国文化和艺术的传承有着积极地社会现实意义。华阴艺术团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踏过一片片秦砖汉瓦,迈向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殿堂。他们先后应邀赴北京、深圳、珠海、香港等地艺术汇演并屡获大奖;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深圳、陕西、山西电视台曾做过多次报道。音乐家赵季平、导演张艺谋等艺术家都曾将老腔的音乐深入到了作品中。

    华阴原生态老腔音乐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演唱者和表演者感情激越昂扬,颈项的青筋甚至迸起,到更换场景时的最后两句,戏班的所有人都齐声“帮腔”“拉坡”,竭力吼唱,唱腔豪放激昂,阳刚雄浑。尤其是在表演进入高潮时刻时,演员用檀板惊木击板伴奏增强音乐表现的气氛;众演员们呐喊助威、帮唱(拉坡调)的“满台吼”,正可谓“拉坡号子冲破天,枣木一击鬼神惊”! 老腔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家们倾情奉献的皮影戏让观众们叹为观止。华阴艺术团的民间艺术家们以他们的热情打动了所有在场的观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王振中老艺人虽年逾七十,还壮心不已,仍然对华阴老腔的表演和传承寄以强烈的热忱。

    华阴老腔艺术团将“老腔“这种震撼人心的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艺术搬到了专业音乐学院的舞台上。老腔以它原始风貌的出现却得到了最广大的认同。民间音乐家朴实而热情的演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委实让身为“学院派”的我们大为震撼,正所谓“一声吼的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最具有征服力的艺术,必然是用心演绎的,必然是来源于生活最本源的鲜活真性情的歌吟。华阴老腔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璀璨魅力,华阴老腔艺术团的艺术家们的热情洋溢的表演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了艺术创作的热情和使命。禁不住道一句:用心感受艺术,你会发现艺术之美!

音乐学系2008级研究生

                                        孙小迪


文章录入:宣传部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