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冶九、杜勃兴、石夫先生纪念音乐会获得极大反响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9-04-13浏览:1163 分享到

 4月30日晚,音乐厅座无虚席,我院离退休老教授、老专家及部分院领导和省音协领导,聆听了屠冶九、杜勃兴、石夫先生纪念音乐会。音乐会上演了三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带镣行》、《帕米尔之歌》以及美国作曲家巴伯的《弦乐柔板》等四部作品。著名指挥家姜金一和交响乐团经过认真的排练,对作品的诠释达到了新的境界。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屠冶九先生,195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56年入苏联专家阿拉波夫配器班学习。1957年起任教于我院作曲系,历任作曲教研组组长、作曲系主任,院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担任作曲、和声、曲式、配器等课程的教学。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天山》、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大提琴曲《北京颂》等。著有《作曲基本技法》、《交响音乐艺术欣赏》等教程。

屠冶九先生创作的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交响乐名作,作品所表现出质朴的情感和艺术魅力令人感动至今。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杜勃兴先生195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音乐作品有:《C大调交响乐》、交响诗《带镣行》、《大提琴奏鸣曲》等。杜勃兴先生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先后担任过我院作曲、复调、配器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他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研究,特别致力于对俄罗斯乐派、匈牙利民族乐派的分析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多次举办学术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为了拓宽和充实教学内容,杜勃兴先生以极大的创新精神,开始了对近现代作曲技法的研究,他所编著的《十二音作曲技法介绍》等教材在国内音乐院校广泛使用,体现了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石夫先生,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63年至1974年任教于我院作曲系。石夫先生早年曾在新疆军区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在艰难的条件下收集挖掘到三千多首民歌,建立了自己的音乐语言宝库,创作了一批有着浓郁新疆特色、脍炙人口的群众歌曲,如《娃哈哈》、《牧马之歌》、《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等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1976年开始,石夫先生进入了他一生中在创作上的第二个丰收季节。先后创作了舞剧音乐十部,大型歌剧四部,交响音乐十五部,电影及话剧配乐九部,交响合唱三部,以及大量的钢琴作品、艺术歌曲和民族器乐作品等。创作数量之多和涉及体裁之广,为中国作曲家所罕见。交响诗《帕米尔之歌》凝聚着他长期生活在新疆,对新疆风土人情的向往,以及对风格独特的新疆音乐的热爱。

“屠冶九、杜勃兴、石夫先生交响乐作品纪念音乐会”,是我院60周年校庆系列音乐会的第二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既是为了缅怀为学院的创建和发展辛劳开拓、默默耕耘,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祖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前辈先贤们;更是为了激励现在以及未来的“西音人”,继续沿着拓荒者的脚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永不磨灭的理想,在西安音乐学院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艺林奇葩!音乐会深深地打动了现场每一位听众并获得了极大反响。(文/作宣 图/施宏)

 

 

 

文章录入:宣传部

责任编辑: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