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获批2项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作者:科研处 王旭茹发布时间:2023-12-08浏览:569 分享到

近日,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发布《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公示》,我校教师袁建军撰写的著作《乾嘉朴学家礼乐思想研究》获得“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乾嘉朴学家礼乐思想研究》作者 袁建军

著作《乾嘉朴学家礼乐思想研究》以乾嘉时期为时间界限,以徽州学派考据学家的礼乐思想为研究对象,以中国音乐思想史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探讨了徽派朴学家群体的礼乐思想问题,将问题置于礼乐学术长时段的内在演进理路加以观照,将学术史、音乐史与音乐思想史有机结合,阐释其礼乐思想的内涵及价值。

该著逻辑严密、史料丰富、论述精当,梳理了礼乐在乾嘉时期的基本面貌、特点和脉络,考察了其内涵、影响、意义;探讨了自然人性论的音乐情感论问题;阐述了礼乐的开放性系统及动态演变特点;揭示了考据与义理的关系问题;考察了儒学地域化的音乐性格问题;讨论了清代礼乐思想的哲学基础以及音乐美学的新观察等问题。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已成为繁荣发展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检验和展示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力激发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引领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同时,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布了“2023年度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名单”,由我校教师冯婕主持的《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在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创新应用和文化传承》获批音乐类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由我校教师冯洁玉主持的《新时代德艺双馨文艺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研究》获批综合类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在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承》项目,旨在深入研究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在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综合应用,并全面分析其运用的规律性、特征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潜在问题。项目的核心目的是为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同时,通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民族音乐学及相关理论,探索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在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新时代德艺双馨文艺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旨在通过研究为高校探索和构建德艺双馨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文艺人才“德”与“艺”培养的内在规律,形成一条德艺双馨的育人路径,让德艺双馨成为音乐院校培养文艺人才的标准和目标。实践意义体现在有利于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形成德艺双馨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品牌;有利于艺术院校以“双一流”标准完善自身建设和优秀艺术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建立。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是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设立的合作项目,旨在促进我省文化和旅游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陕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我校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本次申报工作,突出了学校注重人才培养、强化社会服务、助力文化传承的科研导向,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以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全面拓展、统筹兼顾、协同创新的科研能力,夯实科研工作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学校近年来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的发展,“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加强有组织科研,构建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科研管理和组织格局,尤其注重高水平项目立项和优秀成果孵化的“双引擎”作用,积极推进学校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陈德婷

图说西音

西音新视界

热点推荐